从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起,已经经历了快百年的发展历史了,本篇文章就让熊猫评测带你一块了解下电视机的技术历史。
电视机主要经历了五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
- CRT电视
- 背投电视
- 等离子电视
- 液晶电视
- OLED电视
- 激光电视
CRT电视
CRT电视机的结构是一根真空管,里面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枪,电子枪射出电子束,电子束射到真空管前屏幕表面的内侧时,屏幕内侧的发光涂料受到电子束的击打而发光产生图像的技术。
市场:目前基本上已经淡出了主流市场。
优点:唯一能想到的就是最早进入大众消费市场,2000年左右,发展的鼎盛时期。
缺点:显而易见了,重、像素低、尺寸小,相对当前时代是缺点,但在那个时代,已经是不错的了。
背投电视
“背投”就是背后投影的电视机,是一种假借投影和反射原理,将屏幕和 投影系统 置于一体的电视显像系统。背投显示系统的英文全称又叫做“Rear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其实背投也是投影显示的一种方式。(想象成一个内置的投影仪)
市场:背投电视经历了短暂辉煌后,就被打入冷宫。
优点:相对crt来说,更大的尺寸,可以达到43英寸、48英寸、51英寸;逐行扫描技术消除了行间闪烁及图像大面积闪烁现像;
缺点:依旧厚重,占用空间大;投影嘛,都知道寿命短的尴尬问题;售价极高,一般接受不了;
等离子电视
等离子电视 全称是Plasma Display Panel,中文叫 等离子电视 ,它是在两张超薄的玻璃板之间注入混合气体,并施加电压利用荧光粉发光成像的设备。
市场:历经十多年发展,等离子技术难逃“尚未普及,先遭淘汰”的命运。
优点:
- 等离子电视色彩是以数以亿计来计算的,而液晶电视大多是千万级,不在一个档次上。
- 等离子电视面板是主动发光,而液晶电视的面板本身不能发出光线,需要通过背光灯光进行照明,这让等离子电视的宽容度、动态对比度都远远优于传统液晶面板。
- 画面响应速度也曾是液晶电视的软肋。液晶响应速度多在毫秒级别,对于快速运动的黑色图像或者白色图像,液晶电视都有轻微拖尾现象。而等离子电视气体放电显示的响应速度则只有2-3微秒,与传统CRT显示器的1-3微秒基本持平,超出了人眼可以辨识的范围,延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 至于液晶面板那些固有缺陷(无法显示真正的黑色),等离子面板的优势更是近乎无穷大。
缺点:
- 画质相对粗糙,颗粒感强。
- 等离子电视广泛出现了“烧屏”现象,影像在屏幕上留下了不可恢复的损伤
之所以等离子电视退出市场,主要原因是技术的壁垒。
掌握等离子核心技术的只有松下、日立、先锋等为数不多的几家日系厂商,而除了日系厂商外,全球其它市场很少有资本投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不仅如此,由于等离子阵营主要就是松下挑大梁,而且松下希望借等离子优势甩掉跟随者,并且在技术方面具有很强的保密意识,不愿意与其它企业分享,生怕被同行抄袭和模仿,更不愿与任何企业结成战略联盟,欲靠一己之力将等离子产业做大。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厂商纷纷知难而退,另起炉灶开始发展液晶产业,更刺激了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被用于扩产液晶面板生产线,最终形成了等离子与液晶两大技术阵营对垒的局面。
液晶电视
液晶显示器 简称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采用一种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的物质,具有规则性分子排列的 有机化合物 ,加热呈现 透明 状的液体状态,冷却后出现结晶颗粒的混浊固体状态的物质。
提到液晶电视,在生活中,其实就是等价于LED电视。市面上常见的液晶电视几乎都是 LED 电视。
市场:绝对的主流电视机
LCD电视的种类,即可以分成:
- CCFL背光源LCD(也即通常所谓的“传统液晶电视”、“LCD”)
- LED背光源LCD(也即通常所谓的“LED电视”)
- HCFL背光源LCD(适合于较大尺寸电视,可以应用到66英寸产品,市面上较少)
优点
- 尺寸型号齐全,覆盖大小尺寸
- 体积小,比较薄,耗电量小
- 图像没有行间和大面积闪烁
- 不易造成残影和烧屏现象
- 亮度高,显示图像透亮、鲜艳
缺点:
- 高速运动画面,有轻微拖尾情况出现观看图像的可视角度较小
- LED高能蓝光亮度过高,损害视力,易产生漏光,全屏亮度均匀性差
- 暗场动态范围小,对比度差
- 彩色还原能力差,彩色覆盖率小
OLED电视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LED),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
市场:目前主要在高端市场,价格偏贵。
优点:
- 相较于LED或LCD的晶体层,OLED的有机塑料层更薄、更轻而且更富于柔韧性。 [6]
- OLED的发光层比较轻,因此它的基层可使用富于柔韧性的材料,而不会使用刚性材料。OLED基层为塑料材质,而LED和LCD则使用玻璃基层。
- OLED比LED更亮,OLED有机层要比LED中与之对应的无机晶体层薄很多,因而OLED的导电层和发射层可以采用多层结构。此外,LED和LCD需要用玻璃作为支撑物,而玻璃会吸收一部分光线。OLED则无需使用玻璃。
- OLED并不需要采用LCD中的逆光系统。LCD工作时会选择性地阻挡某些逆光区域,从而让图像显现出来,而OLED则是靠自身发光。因为OLED不需逆光系统,所以它们的耗电量小于LCD(LCD所耗电量中的大部分用于逆光系统)。这一点对于靠电池供电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来说,尤其重要。
- OLED制造起来更加容易,还可制成较大的尺寸。OLED为塑胶材质,因此可以将其制作成大面积薄片状。而想要使用如此之多的晶体并把它们铺平,则要困难得多。
- OLED的视野范围很广,可达170度左右。而LCD工作时要阻挡光线,因而在某些角度上存在天然的观测障碍。OLED自身能够发光,所以视域范围也要宽很多。
缺点:
- 工艺复杂,良品率不高,成本较高。
- 长时间显示静止画面,屏幕上会留下微弱的印记(残留影像),一般情况下几分钟就会消失。
- 显示大范围明亮画面时,亮度会降低,不过在真实场景中并不明显。
目前,良品率和产能是制约国内 OLED厂商的两大主要因素,国内良品率已经逐步提升,京东方的综合良品率已经可以达到70%左右,预计2021年达到三星的80%-90%的水平;
与液晶电视差距
曲面屏
激光电视
激光电视(LASER TV)是采用激光光源作为显示光源并配合前投影显示技术成像,配备专用投影幕,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第四代电视产品。
其中激光光源是指:使用红、绿、蓝三基色固态激光器作为发光光源,或使用单色固态激光器激发荧光粉作为发光光源,或使用固态激光器结合LED作为系统光源的混合技术投影光源。通过电视信号接入图像并使用DLP技术或LCOS技术在专用投影幕上显示图像。其色域覆盖率理论上可以高达人眼色域范围的90%以上,是目前LED电视最高的62%色域覆盖率无法相比的。色域覆盖率的提高,不仅可以使整个电视画面看起来更加真实、有层次感、通透的感觉,同时结合微显示技术的高分辨率显示给电视的观看临场感带来较大幅度的提升。
市场:高端市场,价格极高
优点:
- 激光电视色彩鲜明、亮度高、主机可灵活摆放。激光电视首先可适应所有电视标准,即PAL制、NC制、SECAM等高清晰度电视信号制式,目前已支持到4K显示分辨率。
- 使用红、绿、蓝三基色固态激光器作为系统光源,或使用单色固态激光器激发荧光粉作为系统光源,或使用固态激光器结合LED作为系统光源的混合技术投影光源。
- 寿命长。它的室温寿命一般可达2.5万小时以上,相比传统投影机的灯泡寿命的3000小时有了很大提升,完全满足电视使用寿命的需要。
- 安全性。激光电视中的红绿蓝三色可见光激光光束是经过的扩束整形设备后再投射到屏幕上的,人眼观看到的发光图像已经是柔和光线,不会对人眼造成伤害。激光电视通常配有人眼保护装置,当人眼靠近激光束时,能够自动降低亮度,进一步避免对人眼的伤害。
- 舒适性。激光电视的图像获取来自激光电视屏幕反射自激光电视主机的光线,与人眼观看世间万物的原理一致,观看舒适、自然、不伤眼。据权威相关机构评测,激光类电视产品是全面满足理论视觉要求且对肉眼无害的显示产品。屏幕无电磁辐射,护眼、健康、舒适,相比观看液晶电视舒适度提升20%。
- 抗环境光。激光电视标配抗环境光幕,屏幕将环境光对图像的影响进行了消除,从而使得激光电视和液晶电视具有相同的使用场景,进一步提升体验效果。
- 家庭安装。激光电视较同尺寸的液晶电视,更加小巧,功耗更低,同尺寸下的性价比更低,满足家庭客厅使用。
缺点:
- 核心部件待突破激光器是激光电视中最为昂贵以及核心的部件。
- 目前价格是很贵啊。
版权归一个电士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一个电士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